國際學生需分清Co-op和Internship
國際學生需分清Co-op和Internship
時間:2015-01-02 15:17:50 閱讀次數:999

    對國際學生來說,不管是co-op,還是intern,本質就是國際留學生身份到公司裡工作一段時間。

    主要兩個問題如下:

    1)學校是否允許你作co-op/internship?

    2)是否有公司要你作co-op/internship?

    co-op

    co-op是學習期間進行,所以肯定是跟正常學業衝突的。有的學校不支持、不允許中斷學業,但是這樣的學校很少了;現在學校都在想辦法幫助學生就業,而工業界的實習機會又可以增加學生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,因此大部分學校允許你中斷學業作實習,但是都是有時間限制的,不能超過一定時間長度。

    從校內的過程/手續上來說,一般就是跟系裡管事的說一下,他們點頭批准以後就可以去國際學生辦公室辦理實習手續了,過程比較簡單。

    為什麼有些學校要強調自己有co-op呢?因為各個學校政策不同,最主要的就是工業界實習能否算學分、是否算是學位學習中的一部分。如果答案是yes,那就是實實在在的。如果不算學分或者折算的學分很少,管他叫不叫co-op都沒有意義。

    --Co-op的全稱是cooperative education,按理說就是要算學分的。

    學校政策是擺在那裡的,查查就知道了,最主要的問題,還是是否有公司要你去做co-op

    有些學校跟公司有協議,大體上每年都固定派些學生過去,一般能這樣做的學校,都是些跟工業界聯繫很密切的,是少數派。即使是學校跟公司有協議或者長期合作關係,如果公司處於困難時期,實在沒精力也沒資金支援co-op專案,也可以取消,同時公司也可能面試挑人而不是是個人就接受,學校裡也未必就能保證你肯定就能作上co-op

    實際上,大部分學校的策略,不是學校幫你找定公司,而是要你自己去找,能找到的話,學校就批准。提供co-op,只是說你“eligible”,但不是“guaranteed”,學校充其量也就是拉些公司來讓學生和公司雙向選擇。

    其實co-op這種東西,對於本科生來說最合適,因為本科四年,要修的學分比較多,co-op算學分很划算。按照理解,co-op這個名詞本來就應該屬於本科。

    對於博士生來說,co-op沒啥意義,因為博士不是靠修學分畢業的。

    co-op對於碩士生來說,理論上是有意義的。不過問題在於,碩士生一般是3-4個學期也就是10來門課就畢業了,除非系裡提供的課程實在太少了你上了幾門課就沒啥好選的,而且你不打算做thesis/project,否則你未必有多少個學分可以用來做co-op,這樣co-op可以折算學分的作用可能就沒有意義了,就蛻化成internship了。

    Internship

    Internshipco-op相比,最大的不同是,co-op一般是學習期間進行的,intern可以是任何時候,換句話說,如果某人已經30好幾了,早離校多年了,照樣可以找個公司做intern,但是這種實習不能叫co-op–這裡舉的這個例子是現實存在的。

    有些學校對internshipco-op的定義不一樣,而且現在很多學校根本不怎麼區分這兩個概念,等同對待,對國際學生來說,不管是啥性質的,統統交錢算學分,至於收多少錢,算多少學分,學校說了算;也有學校比較地道,你去做個summer intern,不收你錢的。

    internship的學分,能否用於學位/畢業學分,折算多少,也是問題,比如有的學校規定無論你做intern獲得多少學分,統統不能用於獲得學位,有的地方規定最多算3個學分;而且同一學校,不同系裡政策也可能不一樣。

    專家認為,其實最核心的問題,並不是學校提供什麼internship or co-op program,而是說你到底有多少機會能找到實習,學校政策再好,你找不到公司收留你做實習也白搭。